跳至主要内容

文革回忆摘钞 北大隔壁一零一中学的学生

 1966年8月18号,北大隔壁一零一中学的学生,他们到天安门接受毛泽东的检阅,要紧跟形势干革命。他们回到学校就开始讨论:怎么“革命”法呢?要找敌人啊,敌人是谁呢?有个同学想起来了,学校有个体育教员,这体育教员是个归国华侨,有海外关系,就可能是个特务。第二,他有男女关系问题,是个坏分子。 这样一分析,这位体育教员就变成了“反革命”,而且是双料的,对他进行“无产阶级专政”就是天经地义的了。

年青人(还有些年长的老师)的“革命义愤”就这样找到了发泄的对象。于是革命师生怀着革命的一腔豪情,怀着对阶级敌人的仇恨,将这位体育教员抓来,把他扔在学校的池塘里,然后全校的老师和同学就欢呼着看着这个老师在池塘里挣扎。这位被视为“敌人”的老师几次挣扎出池塘边,这些红卫兵就拿石头把他打下去。最后这个中学体育教员终于沈没了,在全校师生的欢呼声中死去了。(美籍华人杨瑞的英文自述《吃蜘蛛的人------一份关于文革的个人回忆》有《南方日报》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的由叶安宁翻译的中译本,其中提到文革时作者在北京一零一中学读书,她亲眼看到一个老师满头鲜血,在池塘里游动,周围的人一边欢呼一边用石头砸他,不让他靠岸,作者当时吓得逃离了现场,事后听说这位老师侥幸活了下来,但另一位美术老师被打死了。可以印证当时在北京一零一中学受到这种惩罚的老师可能不止一人) --钱理群《话说周氏兄弟》 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--“断简残篇------文革回忆摘钞”(续篇)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瓦罕农村住房条件类似于改开前毛时代的北京郊区农村(大炕,旱厕),瓦罕稍好些是有电灯了(北京郊区点煤油灯),有一些水泥路(北京郊区村庄大多是烂泥路)。

  @charleschu3439 2 日前 (已編輯) 瓦罕农村住房条件类似于改开前毛时代的北京郊区农村(大炕,旱厕),瓦罕稍好些是有电灯了(北京郊区点煤油灯),有一些水泥路(北京郊区村庄大多是烂泥路)。
 

毛泽东与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:1951年镇反

  李幺傻